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效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3 来源:中国知网 作者:包家立 浏览次数:507
来自于输电线路、变压器、家用电器的极低频电磁场已经在现代生活中无所不在,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险还不清楚。为综合评述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指引未来极低频电磁场健康效应的研究方向,在介绍极低频电磁场物理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极低频电磁场在流行病学调查、人体志愿者、动物实验、细胞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风险比值比在1~2 之间。人体志愿者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心肺生理、脑电与神经、血常规、褪黑素等方面。动物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血管渗透性、褪黑激素、免疫系统、转基因白血病动物模型、协同致癌作用等方面。细胞和分子研究主要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分裂、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等方面。生物物理学研究主要包括ROS 机制、胞内Ca2+、离子通道、鲁棒行为、信噪比、体内磁性颗粒等方面。极低频电磁场限值方面的国际标准主要包括ICNIRP 指南和IEEE标准,国内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卫生标准和环境控制标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系统特性如鲁棒性和涌现性等、电磁场作用下的生物实时响应和电磁能量的生物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建设项目愈来愈多,如电网、轨道交通等。有些项目需要建设在居民集中的区域,引起公众对电力建设项目的质疑,成为社会所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启动了“国际电磁场计划”
(International EMF Projects),目的在于通过电磁健康风险评估、电磁限值标准建立和公众电磁健康知识传播等,向公众传递环境电磁场对健康影响的正确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的环境电磁场主要是极低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这2 种。极低频电磁场主要是电力能源在传输、转换、使用中所排放或泄漏,射频电磁场主要是无线电广播、无线通讯所辐射。本文主要对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效应作一综述。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效应_包家立.pdf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在线客服